[恋爱交友 story]

为什么我最后放弃了身高要求180CM

我是Su,今天是我和Kai恋爱的第182天。决定写这篇文章前,我收到了朋友的微信:你终于不是以前那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了。其实我自己也有发现,恋爱后,我竟然变成了一个小女生。 **29岁之前,我的人生准则是“追求第一”,学业、事业都精准达成目标,唯独爱情这件事我掌控不了。**接近30岁还没有恋爱经历,说不惶恐是假的,但很庆幸我尝试了一个还很少人了解的专业团队婚恋服务,遇到了我的婚恋顾问Danniya。也许有人会觉得是广告,没有关系可以绕道,但我还是想分享我脱单的心路历程,因为我知道和我一样的兄弟姐妹不在少数。作为“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没有看起来的那么无所不能,尤其是理性分析也解决不了的感情问题。 事实是,在接触我的婚恋团队3个月后,我脱单了。 ▃ 我以为的标准其实并不成立 和婚恋顾问Danniya第一次深度面谈的时候,**我对我的标准特别笃定:180以上,性格开朗的理工男。**本来我是有理有据的,结果3个月后,啪啪打脸。Kai是Danniya推荐给我的第三个男生,现在成为了我男朋友,身高173cm,学法律的,平时不那么爱讲话,笑起来还有点羞涩。 看起来样样不达标,可一点不影响我喜欢他。 我们俩之间好像有一种天然存在的默契。一起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看电视,不用我开口,他就自然地递了纸巾过来,加班累得不想说话的时候,他不会追问我怎么了,却会递一杯他特调的奶茶到我手里。以前觉得谈恋爱就该像韩剧一样,每一秒都跌宕起伏才对,和Kai在一起才发现,真正难得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时刻刻都觉得舒服。 ▃ 内在契合才是真的契合 其实我见的第一个男生挺符合我最初的要求的,身高185,美国Top 3高校毕业,大厂工程师,性格很外向,约会中侃侃而谈,但我的感觉却不怎么好。那个男生呢,总是对自己熟悉的领域滔滔不绝,完全没有关注我的反应,尽管他的学识我很欣赏,但好感度却很低。在复盘约会情况时,Danniya一针见血地把我叫醒了:“Su,其实你的那些标准只是表象。” 是哦,我自以为是地按照我的标准在网上、在现实中淘汰了一波波男生,从没想过那些所谓的标准就错了。 为什么我坚持找180以上的呢?是因为恋爱经历几乎没有,我的每次心动基本都是对韩剧男主角,所以想象中,我未来的男朋友就算没长成“撕漫男”,身高怎么也得180吧。为什么喜欢理工男呢?我以为和我背景相似,就肯定更有话题聊,至于性格开朗这一条呢,我只是单纯觉得爱说爱笑的男生好相处。 可这些真的是必要条件吗?或者说真的准确吗? 就拿性格开朗这一条来说,和Danniya又深入地聊了聊,才发现内核原因是我本身个性比较被动,认为和开朗的人在一起不容易冷场,其实,我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细心,懂得照顾我的感受,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沟通和解决的男生。 所以,当顾问团队根据反馈帮我不断完善和细化我的择偶标准,然后再去搜索和筛选,就越来越符合我的真实需求了。 直到Kai出现,我知道,就是他了。见过两次面后,我们就在一起了。 ▃ 因为喜欢第一次尝试主动 其实,我喜欢上他,比见面还要早。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先在网上视了频,Danniya特别花了近1个小时帮我选衣服、项链,搞定房间的布置,找镜头的角度、人的比例,根据房间的朝向,连什么时间光线最好都帮我算好了。 镜头里的我,一切都很完美,但对面是Kai,我竟然紧张得脑子打结,语无伦次,老实说,现在我都有点记不起视频的时候我们到底说什么了,但心花怒放真的是一个动词,那种感觉我现在也忘不了,比我看的那些狗血韩剧真实几百倍。我们在一起后,Kai才告诉我,其实他也是视频的时候就对我一见钟情了。 顺理成章我们见面了,我很确定我喜欢他,可第一次约会后,我差点忍痛把他拉黑了。 虽然他找我聊天挺主动热情的,但是一直没有提出再次约会,我心里挺失落的,猜测他是不是没那么喜欢我,整个人都很丧,不准备再理他了。 Danniya知道了这个情况,笑我心里的小剧场戏太足,鼓励我打破自己固有的被动模式,试着去引导对方。 遇到喜欢的人不容易,我心一横,字打得飞快:“什么时候去吃你说的那家正宗的湖南小炒肉呢?”等他回复的时间明明一分钟都不到,但是我感觉特别漫长,不过也特别值得。他的回复我还记得很清楚,“其实我前几天就问过了,因为疫情他们暂时关门了,但是你愿意的话,可以来我家,我做给你吃,可以吗?”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他一直在策划疫情中有什么好的约会项目,考虑到安全问题,他很想邀请我去他家里,又怕太唐突了。原来,主动的女生也不掉价,说不定还有好运气呢。 去Kai家之前,我特意向Danniya取了经,Danniya建议我抓住和他一起下厨的机会,去制造互动,也可以有些自然的身体接触,还给了我很多其它细节方面的建议,聪明如我都领会了,哈哈。 那天,在我离开Kai家之前,他很宠溺地摸了摸我的头,仿佛已经是我的男朋友了,原来和喜欢的人约会,比拿多少个满分和第一都要美好。刚回到家我就收到他的信息:“可以做我女朋友吗?”后面的故事,你们差不多都知道了。 昨天无意间看到他的手机提醒,原来Kai已经在为我们的纪念日做规划了。行胜于言的爱,真的很踏实。 我的故事就先讲到这,我知道真正的幸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想鼓励所有还在脱单路上彷徨的小伙伴:不要放弃,更不要自我质疑,还没有成功也许是时机问题,也许是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脱单方法。**有一些感悟想跟各位共勉: ◇ 爱情往往等不来,你要先把它真正提上日程并开始尝试才可能成功; ◇ 拓宽范围很重要,遇到合适的人是一个概率问题,首先你要能接触到很多单身; ◇ 恋爱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别人看似的与生俱来,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多年的经验积累甚至眼泪,与其羡慕不如自己学着去掌握; ◇ 恋爱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婚恋顾问可能比你更了解自己,能帮助你看到自己看不到的认知盲点。 最后,推荐一些我曾经使用过觉得比较靠谱的交友平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一下,分别是:两颗红豆、一亩三分地、Hinge和Coffee Meets Bagel,时间有限的小伙伴可以一次尝试1~2个平台。另外,推荐我最后成功的线下婚恋服务,可以添加小姐姐的微信进行咨询。

[Dating 101]

DON’T BE ANXIOUS! YOU’RE NOT OFFICIALLY IN A RELATIONSHIP YET.

“Why didn’t he ask for my opinion before choosing the restaurant?” “Why does it take him a day to reply to my messages?” “She dressed up so casually for our date. Was I like that as well?” “She left right after she finished her coffee. She probably didn’t have a good impression of me..” Our clients at 2RedBeans often tell us that their dates don’t seem to “live up to their expectations.

[relationship 情感干货]

这些他对你不感兴趣的“信号”,可能只是你的错觉

交往初期,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些莫名其妙结束的关系? 本来聊得好好的,TA突然就不怎么联系你了;约会时一切都很完美,回家后却迟迟等不到TA的消息;前一天还说对你有好感,第二天突然告诉你“我们不合适”…… 猜不到原因的你,也就或主动或被动的结束了这段关系。 事实上,两颗红豆婚恋顾问每年都会碰到上百个类似的客户案例,其中50%以上其实是源于“无意识下的误会”。这些情景,往往是一方对于另一方的某种行为做了误判或者过度解读,导致本可能继续发展的关系戛然而止。 到底什么是“无意识下的误会”呢?小红豆来为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温哥华的Yuki和西雅图的Bruce通过线上平台认识,在交流中两人特别谈得来,Bruce觉得Yuki是个可爱的小女生,脑子里总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人特别想保护她的那份纯真。Yuki也觉得Bruce是个特别的男生,总是能秒懂自己的意思,接住自己所有无厘头的梗。 这样互有好感的两人,却因为一个误会错过了彼此3年。  第一次约会结束后,充满期待的Yuki没有很快收到Bruce再次约会的邀请。她有些失望,认为Bruce并没有那么喜欢自己,她赌气几天不找他,没想到对方竟然也无动于衷。她也就对Bruce死了心。 事实上,Bruce负责的项目出了问题需要紧急出差,焦头烂额的几天没顾得上联系Yuki,再联系上后,Bruce感觉到Yuki的态度180度大转变,连续几次的节日问候都没有得到回复。Bruce也就失落地放弃了Yuki。 3年后,两人再次意外有了交集,Yuki才发现自己误会了Bruce,得知那些节日问候并不是群发的,而是Bruce一字一句敲给她的,她懊恼不已。 误会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Yuki已经按照自己的主观认知对Bruce的一些举动做了判断: 他没有及时发起下次邀约 = 他对我哪里不满意;他没有主动发信息 = 他不喜欢我。 当双方还不足够了解,感情基础尚浅的情况下,猜忌和试探往往大于沟通,尤其是女生,总是喜欢化身侦探,用放大镜观察每个细节,层层推理。而前提,往往是我们已经设置了一个心理预期 —— 如果对方喜欢我,TA应该会如何如何。**一旦对方的行为偏离了我们的预期,我们会自动降低打分,甚至做出消极的结论。**而这个期待完全是我们主观的。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在找寻“真相”,而是在试图印证自己的猜测。**就像故事中的Yuki,当她已经做出了Bruce并不喜欢她的猜测后,无论对方再有任何举动,她只会反复强调自己的猜想。而这一切都只是一场大型的内心戏,对方并不知晓。这种“无意识下的误会”也就产生了。 以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可能觉得这样的误会特别低级,但事实上,在两性交往的初期,打破一段关系的可能性的,恰恰总是这些误会。 这样的误会缘何而来呢?其实,我们可以从男女思维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在两性交往中,女生容易过度解读男生的意图,男生时常搞不清楚女生真正的想法。 举个例子,男生在10点对女生说了晚安,女生明显情绪不对,男生一头雾水。男生根本想不到女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平时他都是11点才睡的,今天这么早就不理我了,是不是对我厌倦了?还是有什么事瞒着我?难道他在花时间“养鱼”了?而男生只是今天早起赶了些工作,所以困得早。 **女性更擅长凭借细节去推理,她们的思考方式是复杂的,是由情绪做主导的。**对方的一句话,她们可能会拆解开来,分析其中的潜台词。但事实上,男性的表达并没有在大脑中过分加工,他们的目的就是传达信息、阐述事实。 而女性在情感表达的话语上,往往比较笼统、戏剧化,“你从来不关心我”、“你就是不爱我”, 女性更多用语言来传递情感,经常使用极端的词汇和情绪化的语气,其实这并非她们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只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感受罢了,她们真正想要的是理解和关心。 当然,这种差异的体现在两性中只是一种有代表性的普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即使使用同样的字词和文法,各自的陈述方式、表达的含义却千差万别。而两性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给了“无意识下的误会”生长的肥沃土壤。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本来充满可能性的关系以这样的误会收场呢? ▼ 打破预设打破自己的预设,你对于“TA是否对我有好感”的评判标准不见得正确,个性、表达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在情感上的展现方式,也许TA就是不善言辞,也许TA就是性格被动,也许TA缺乏和异性相处的经验,这些可能性都会让你感觉TA似乎没那么喜欢你,误会的核心正是感受和事实的混淆,而避免混淆的最好方式就是沟通,尤其是在双方了解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反而应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 借助专业的帮助当我们在感情中存在各种猜疑,多半会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求助,听取他们的意见。但他们大部分时间会站在我们的立场,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和个人经验主义,不容易客观和全面。建议可以点击这里咨询专业的婚恋顾问,他们可以帮你从源头上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症结并且提供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notice]

VIVIDPINK社群成立一周年,我们留下了这些温暖记忆……

一年意味着什么?地球公转一周?四季更替一遍?对于VividPink社群来说,一年是与Pinker们共同制造幸福的365天,每分每秒都值得纪念。 到今天,VividPink社群成立一周年啦! 在这一年中,有人短暂的停留,有人找到了归属,有人对曾经的伤害告别,有人开始迎接新的爱情。无论如何,本来没有交集的我们,曾经分散在世界的各个地方,却因为同一件事最终相遇在同一时空:“所有人帮助所有人提升幸福力”。 就在去年的今天,我们在上海举办了第一场社群活动,**国际婚恋顾问、两颗红豆中国区CEO林霄恩(Shaun)**成为了我们的第一个嘉宾也是第一个分享者,当然,后来他也成为了社群中的老面孔,Pinker们的老朋友。 虽然第一次活动我们的宣传并不充分,只有不到10个Pinker来到现场,但大家围绕全球交友话题的讨论异常热烈。同步的线上直播结束后,我们发现竟然有600多位Pinker一同观看,彼此陌生的Pinker们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相聚。 (国际情感顾问、两颗红豆中国区CEO林霄恩(Shaun)) (Pinker们的第一张合影) 这是我们收获的第一批Pinker,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跃在我们的社群中,是否已经找到了获得幸福的方法,是否通过在社群中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而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加入我们?已经加入的你,又是否记得你是什么时候成为Pinker们中的一员呢? (扫码加入社群) 关注女性,坚持公益。不忘初心的VividPink社群在一年的时光中走进越来越多Pinker的世界,也成为越来越多Pinker的后援地。每一天,都有新的Pinker加入,也有新的变化在悄然发生。 VividPink社群成立一周年之际,我们盘点了所有的社群活动,以下这些数字对于我们意义非凡,也许你也曾见证数字背后的故事: 广州、上海、深圳共 17 场线下直播  52 期主题例会 主题例会线上直播共 13330 人观看 主题例会线上直播共 48076 人次观看 VividPink社群主题例会代表着每周一次Pinker们的相聚,我们通过例会分享情感干货知识、成功爱情故事、女性魅力提升技巧…… 最让我们难忘的是第18期例会,我们邀请到美国首屈一指的人际关系领域科学家、全球婚恋协会Matchmaking lnstitute的顾问和导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畅销书作家Terri Orbuch博士在美国与我们连线,深度分析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难题。 由于线路转换问题影响效果,但得到了大家的包容理解。结束后,为了弥补直播的缺憾,工作人员迅速整理出Terri博士分享的文字稿在我们的公众号发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收到了来自Pinker——乐乐的一封长长的“表扬信”,感动了社群的所有工作人员。 (Pinker乐乐给社群的“表扬信”) Pinker自由分享空间共举办 11 期 互助工作坊共举办 30 期,30 位社群志愿大爱分享者,分享了她们的寻爱历程 互助工作坊参与人数共计 2019 人 Pinker自由分享空间共计 5217 个pinker参加 社群中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擅长和有经验的领域开设互助工作坊和Pinker自由分享空间,每一位Pinker都具备能量,可以带领大家针对每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其他Pinker赋能。 最让我们难忘的是分享Pinker——Selina,40岁的她抵抗住外界对于她“离过婚”和“年龄”的种种压力,为了真爱不妥协不将就,最终跨国大洋找到了自己的Mr.Right,而这段爱情一波三折最终还是收获完美结局,在她通过互助工作坊分享她爱情故事后的半年,她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一个漂亮的混血宝宝。 (左一为社群负责人Queenie,中间为Selina和她的宝宝,左三是两颗红豆高级顾问Angela) 11 个机构分享者 机构分享者为 5815 个Pinker赋能 VividPink社群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我们还会邀请到与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理念,与我们同频的机构分享者来到社群分享。他们已经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力,但他们和我们一样,感同身受于那些想爱而不得法的女性,愿意以公益的形式为她们传递善意与能量,在这里,我们也要感谢创问中国、人生运营学院、Yummy女性愉悦社区、HappiCare等机构分享者给我们的温暖回忆。 (从左到右,Happicare创始人黄舒泽、国际情感顾问林霄恩) (从左到右,Yummy女性愉悦社区创始人三木、国际情感顾问Angela)在社群中,还有许多让我们难忘的第一次: 2019年12月6日,第一次开办互助工作坊; 2019年12月18日,第一次开办pinker自由分享空间 2020年1月2号,第一次有Pinker勇敢分享她的爱情故事,单亲妈妈王飞菲通过两颗红豆平台开启了一段美妙的跨国情缘,结识了现在的先生。三年多的恩爱相守,现在的她是一个幸福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的妈妈; (飞菲全家合影) 2020年4月10号,第一次做跨国直播,国际情感专家Terri教授在VividPink社群进行了她的首次中国公开分享; 2020年5月30号,第一次邀请男性嘉宾Andrew来社群做分享,他是一位绅士的外籍男士,为我们深情讲述了他和中国未婚妻的爱情故事; (Andrew与未婚妻)2020年7月4号,第一次用采访形式做直播,特邀骑翼文化创始人、中国著名财经主持人于亭婷,与两颗红豆中国区CEO林霄恩(Shaun)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探讨30+的女性,当面对爱情、生活、事业,如何探索更精彩的人生状态,找到幸福。 **(由左到右,骑翼文化创始人于亭婷、国际情感顾问林霄恩)**2020年8月,第一次有机构赋能工作坊…… 这些数字,这些标志性的时刻,串起了我们一整年的努力和坚持,见证了所有分享者的无私付出,代表着Pinker们的对追求幸福的热忱,彰显了我们越来越庞大的影响力。 在社群中,Pinker是我们共同的名字,但我们也记得你们每个人的名字,它们不是简单的符号,代表的是一个个独特而美好的个体,是你们让VividPink社群有了更多丰富的色彩。 感谢每一位陪VividPink跨入第二年的你。 在筹备社群周年庆活动期间,我们向Pinker发出分享邀约,希望可以了解到大家真实的感受和宝贵的意见,却意外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在我们收到的Pinker反馈中,有一笔一划的手写信,有长达千字的文稿,有数不清的祝福和鼓励,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所有人帮助所有人提升幸福力”的信念已经深入人心。 **接下来,我们会陆续整理和展示Pinker们对社群的寄语,希望将这些温暖可以辐射到更多人。**如果你也有想要对VividPink社群说的话,可以私信给“苏格Pinker”。

[Dating 101]

ALMOST 70% OF PEOPLE WOULD COMMIT TO A RELATIONSHIP DURING UNCERTAIN TIMES

Some people think that love is a luxury which requires a lot of effort. Some people think that love is a necessity which comes easily. Everyone has varying levels of ambitiousness when they’re looking for love. But what if, during an uncertain time in your life, you come across someone? Would you pursue it or would you give up?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conducted a survey of over 2,000 users.

两颗红豆

用科学找到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