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不结婚”和“嫁错人”,哪个更可怕?

“早些年一直觉得一个人生活也没什么不好,乐得清闲。这几年身边的朋友陆续结婚,有的已经抱上二胎,聚会时间、聊天话题越来越少。看着她们一脸幸福的样子,有时会觉得当初选择独身主义的自己像个笑话。偶尔我也会忍不住设想自己婚后的生活场景,但又害怕万一遇人不淑的话……” 坦白地说,小红豆已经记不清在后台收到了多少条类似的问询,尤其是在疫情蔓延后的这两年。或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催动,或是因为认知心理的变化,千变万化的境况下,总是避不开同样的问题—— ▍**“不结婚”和“嫁错人”,到底哪个更可怕?** 婚恋顾问指出,尽管大多数人都抱着“不结婚只是不得分,嫁错人却是倒扣分”的想法,但这个问题中的比较关系其实是不平等的。 如果我们把婚姻生活看作投资,就会面临“投”和“不投”两种选择,投的话则无非“投资成功”和“投资失败”两种结果。如果一定要和“不投资”相比,“投资失败”确实更糟糕一些。但事实上,二者并不是同一级的对立关系,自然也无法直接比较。 因此,与其简单粗暴地论证“不结婚>嫁错人”或是“嫁错人>不结婚”,不如说“嫁对人>不结婚>嫁错人”更为全面。如果必须要说“最可怕”,或许,一直不结婚,最后嫁错人,才是最可怕。 ▍****怎样才算是“嫁错人”? 婚恋顾问表示,“嫁错”或者“嫁对”,本身就是伪命题,因为“合适”的限度很难界定。两个人既然能发展一段关系,可以说在“合适度”上已经经过了一次或多次的“筛选”。但即使如此,婚姻关系仍然无法避免摩擦与矛盾——现在眼里的“错的人”,曾经也是“对的人”。 在一定意义上,所有婚后生活不如婚前预期的人,都可以简单粗暴地把自己的婚姻生活定义为“嫁错人”。换句话说,除了出轨、家暴、黄赌毒这些明显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之外,定性“嫁”的错与对,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过程。 小红豆相信,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读者里,一定也有不少因为害怕“嫁错人”而迟迟不敢尝试恋爱关系的人。不过,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在真正去亲身实践之前,错与对都不能一概而论。并且,退一万步来讲,即使选择了“不结婚”,同样需要亲密关系。不是不结婚就可以不用交朋友、不用和人打交道。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的人生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伴侣”的存在意义又格外特别。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观点,人之所以需要爱情需要婚姻,是因为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不断地追求自身情感的“完整性”。**再进一步说,伴侣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社会合作关系,而是你能从这个人身上汲取情感价值、满足情感需求,从而维系双方精神世界的满足。**而这些情感需求,是无法从原生家庭乃至父母亲朋等其他“关系”中完全获取或替代的。 顾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意看见它 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如果因为害怕婚姻的失败,而避免了尝试恋爱,比起因此而收获的,也许失去的才是更多。 至于婚姻,尽管它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自我使命,但同样也不是谁都唾手可得的选择,不是谁都有能力轻松驾驭。某种程度上,“嫁错人”的根源不是因为选择了婚姻,而是在选择伴侣时没有深入接触,甚至还没有确定对方是否真正合适,就仓促地选择了结婚。因此,比起不结婚,主动尝试、深度了解、审慎决定,也许会有更好的答案。 婚姻是两个人的关系,单身是一个人的关系。如果选择了单身,在一个人的清闲快活之外,抵御未知的能力也难免会弱于两个人。同样地,选择了婚姻自然也无法逃脱琐碎生活的诸多困扰。感情生活的选择不会存在稳赚,怎么选都会有利有弊。最重要的是:作为成年人的你,在风险来临时有没有独立自主、对一切后果负责的能力。这才是无论是否单身都能把握话语权的关键保证。 人生的幸福与否,并不在于做出了哪个选择,而在于你为选择所付出的努力与坚定程度。不要轻易为了无法预知的结局而拒绝所有开始。毕竟,生活或许没有那么好,但一定也没有那么糟糕。 如果你还有其他情感问题,欢迎和两颗红豆婚恋顾问聊聊。

[notice]

“不结婚”和“嫁错人”,哪个更可怕?

“早些年一直觉得一个人生活也没什么不好,乐得清闲。这几年身边的朋友陆续结婚,有的已经抱上二胎,聚会时间、聊天话题越来越少。看着她们一脸幸福的样子,有时会觉得当初选择独身主义的自己像个笑话。偶尔我也会忍不住设想自己婚后的生活场景,但又害怕万一遇人不淑的话……” 坦白地说,小红豆已经记不清在后台收到了多少条类似的问询,尤其是在疫情蔓延后的这两年。或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催动,或是因为认知心理的变化,千变万化的境况下,总是避不开同样的问题—— ▍**“不结婚”和“嫁错人”,到底哪个更可怕?** 婚恋顾问指出,尽管大多数人都抱着“不结婚只是不得分,嫁错人却是倒扣分”的想法,但这个问题中的比较关系其实是不平等的。 如果我们把婚姻生活看作投资,就会面临“投”和“不投”两种选择,投的话则无非“投资成功”和“投资失败”两种结果。如果一定要和“不投资”相比,“投资失败”确实更糟糕一些。但事实上,二者并不是同一级的对立关系,自然也无法直接比较。 因此,与其简单粗暴地论证“不结婚>嫁错人”或是“嫁错人>不结婚”,不如说“嫁对人>不结婚>嫁错人”更为全面。如果必须要说“最可怕”,或许,一直不结婚,最后嫁错人,才是最可怕。 ▍****怎样才算是“嫁错人”? 婚恋顾问表示,“嫁错”或者“嫁对”,本身就是伪命题,因为“合适”的限度很难界定。两个人既然能发展一段关系,可以说在“合适度”上已经经过了一次或多次的“筛选”。但即使如此,婚姻关系仍然无法避免摩擦与矛盾——现在眼里的“错的人”,曾经也是“对的人”。 在一定意义上,所有婚后生活不如婚前预期的人,都可以简单粗暴地把自己的婚姻生活定义为“嫁错人”。换句话说,除了出轨、家暴、黄赌毒这些明显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之外,定性“嫁”的错与对,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过程。 小红豆相信,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读者里,一定也有不少因为害怕“嫁错人”而迟迟不敢尝试恋爱关系的人。不过,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在真正去亲身实践之前,错与对都不能一概而论。并且,退一万步来讲,即使选择了“不结婚”,同样需要亲密关系。不是不结婚就可以不用交朋友、不用和人打交道。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的人生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伴侣”的存在意义又格外特别。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观点,人之所以需要爱情需要婚姻,是因为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不断地追求自身情感的“完整性”。**再进一步说,伴侣存在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社会合作关系,而是你能从这个人身上汲取情感价值、满足情感需求,从而维系双方精神世界的满足。**而这些情感需求,是无法从原生家庭乃至父母亲朋等其他“关系”中完全获取或替代的。 顾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意看见它 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如果因为害怕婚姻的失败,而避免了尝试恋爱,比起因此而收获的,也许失去的才是更多。 至于婚姻,尽管它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自我使命,但同样也不是谁都唾手可得的选择,不是谁都有能力轻松驾驭。某种程度上,“嫁错人”的根源不是因为选择了婚姻,而是在选择伴侣时没有深入接触,甚至还没有确定对方是否真正合适,就仓促地选择了结婚。因此,比起不结婚,主动尝试、深度了解、审慎决定,也许会有更好的答案。 婚姻是两个人的关系,单身是一个人的关系。如果选择了单身,在一个人的清闲快活之外,抵御未知的能力也难免会弱于两个人。同样地,选择了婚姻自然也无法逃脱琐碎生活的诸多困扰。感情生活的选择不会存在稳赚,怎么选都会有利有弊。最重要的是:作为成年人的你,在风险来临时有没有独立自主、对一切后果负责的能力。这才是无论是否单身都能把握话语权的关键保证。 人生的幸福与否,并不在于做出了哪个选择,而在于你为选择所付出的努力与坚定程度。不要轻易为了无法预知的结局而拒绝所有开始。毕竟,生活或许没有那么好,但一定也没有那么糟糕。 如果你还有其他情感问题,欢迎和两颗红豆婚恋顾问聊聊。

[relationship]

有哪些事是你在恋爱之后才明白的?

最近,小红豆在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私信。 “母胎单身快三十年,每次和朋友聊到恋爱的话题,总是被她调侃着‘你还没谈过恋爱,不懂也正常’,我有点好奇,难道谈过恋爱和没谈过的差别真的有很大吗?还是说有些事一定要谈过恋爱之后才会明白呢?” 这个问题同样引发了小红豆的迷思:生活中,我们似乎默认这两者之间确实有区别,但当认真去思考时,又好像很难说出一个明确的所以然来。 咨询了婚恋顾问后,**她们表示:“谈过恋爱”与“没有谈过恋爱”相比确实存在区别,但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如果“恋爱”是一部电影,自己从头到尾观看一遍和听影评人概述,其中细节和感悟自然不同,无法替代,更别说当你置身其中成为角色之一,个中滋味很多时候难以用言语表达。**对终其一生都在探索亲密关系的我们而言,必须有一段情真意切的真实体验才能对感情有深刻而立体的理解。 那么,有哪些事是在恋爱之后才明白的呢? 婚恋顾问整理出以下几点,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不同角度的参考: 现实生活的恋爱跟电视剧不一样  和荧幕里动辄海枯石烂、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不同,现实世界的恋爱不可避免地多了很多柴米油盐和琐碎日常,既没有那么狗血,也不存在完美。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人本身就是最复杂的存在,每一个人都不会例外。**爱是一个人走向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亲密关系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看清了爱情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并愿意继续尝试。 爱情是生活的调味品,不是全部  爱情很重要,但是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除了爱情,我们还有亲情、友情、事业、学业和兴趣爱好等等。当每一个元素带给我们的满足感相当的时候,生活的整体满足感会更容易达到最大化。这个理想状态就是,我爱你,但是我也爱我的工作;你的陪伴让我快乐,但是我也同样享受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时间。相反地,那些为了爱而放弃了自我,将全部身心都投注在爱情的人,只会在生活的失衡中逐渐迷失——在这一角度上,越“努力”爱,越会加速失去。  要有长久的决心和抽离的勇气 打个比方来说,相爱就像两个人携手登上一艘驶向未知的船,从在一起的那一刻,就不再是“你”“我”,而是“我们”。它的平稳行驶,需要两个人共同的努力和付出,如果没有长久航行的意识以及面对困难的准备,随着恋情的发展,关系往往只会越来越摇摇欲坠、甚至不堪一击。当然,如果感情中的一方已经在刻意破坏这艘共同的船,另一方也要有随时抽离的勇气,重新掌起自己的船舵,驶向新的港湾。  感情是动态变化的 亲密关系的维护和经营是一项复杂的、需要用心揣摩、反复实践,并且容错率不高的重要技能。恋爱可以始于一见钟情,但我们同样需要意识到,外貌的吸引只是短暂的,长期相处的关键还是在于性格、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不断磨合。大多时候我们所说的“性格不合”,很有可能只是我们缺乏处理差异的能力。**因此,不要因为分歧的出现就轻易怀疑爱情,要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异性,学会倾听对方的想法,把分歧当作增进交流的契机。**相爱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某种程度上,我们需要为“爱”投入很多努力。  好的伴侣就像一面镜子 和伴侣的相处,很多时候就像照镜子,会让你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也会看到很多自己的不足。好的伴侣不会只带来肯定、愉悦和美好,当映射出不同、差距和缺陷后,一方依然携手同行,另一方在痛苦中破茧成蝶,就实现了彼此间的完美蜕变,达到新的精神境界。这种相处与磨合是父母和朋友都无法取代的。 回到最初的问题,谈过恋爱和没谈过的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 归根结底在于经历和体验的不同,而体验的不同会影响到心境的差别,每个人的心境都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如果你还没有过恋爱经历,与其通过影视作品去假想或者在脑海中模拟,不如放下犹豫,主动尝试,在亲身经历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也许,和想象中比起来,那个未曾开启的新世界,大有不同。 如果你有其他情感问题,欢迎和两颗红豆婚恋顾问聊聊。

[relationship]

30岁,你想过自己会闪婚吗?

周末小聚时,33岁的Elaine满是感慨地对小红豆说:“真羡慕你,年轻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谈恋爱,可以慢慢接触后再决定是否要进入婚姻。到了我这个年龄,等遇到合适的人,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就不多了,可能要很快做出决定是否进入婚姻。闪婚的话又很担心之后会不会闪离,真难……” 小红豆第一次觉得:闪婚,原来离我们那么近。 **印象中闪婚大多是那些一见钟情后的心血来潮,或者是生性潇洒者的勇敢之举,没承想“适婚年龄”也是选择闪婚的一种现实考量。**虽然每个人对闪婚时间维度的定义不同,但通常指双方从相识或恋爱到结婚的时间非常短的一种类型。很多人认为这一期限低于一年。 对闪婚的实际应用有了重新理解之后,小红豆赫然意识到,原来周围属于“闪婚一族”的朋友并不在少数。小范围采访一圈后发现:大部分快速进入婚姻关系的多少都有现实因素的考量:  **朋友A:**嗐,还能是因为什么?年龄呗。我可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但不能“永远单身”啊。之前一直忙于事业,现在年纪到了,刚好遇到还不错的人,就不想再浪费时间了,也省得我爸妈天天催来催去。  **朋友B:**我可能更现实一点吧,我是因为要买房,哈哈。不过缘分也很重要,刚好我想结婚,刚好她出现,刚好我们合拍而默契。既然早晚都是她,早结婚就能早点一起买房,也是给将来省钱嘛(笑)。 **朋友C:**其实疫情之前,我压根没想过结婚这件事。新冠蔓延全球之后,精神上的那种空虚感、无力感越来越明显,我发现自己还是更期待随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心与温暖,而不只是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恋爱。 那么,闪婚真的靠谱吗? 根据2021年一份关于青年人婚恋观的调查报告显示:34%的人接受闪婚的形式,但自己不会闪婚;32.6%的人完全支持闪婚,表示只要人对了,闪婚未尝不可;27.8%的人不支持闪婚,认为冲动的婚姻或将面临更多问题,还有5.6%的人不认可闪婚的形式,但自己说不准可能会闪婚。 就这一问题,小红豆也咨询了婚恋顾问的看法,**他们表示:理性地认知爱情与婚姻是获得长期幸福的关键之一。**无论是神话婚姻对人生幸福的保障还是认为只要有爱情就能拥有美满的婚姻,都是过于偏激和不切实际的想法。闪婚是进入婚姻的一种形态,没有对错,深思熟虑并不能保证婚姻完美,即兴为之也不必然走向失败。能接受闪婚,并接受其可能带来的结果和风险,闪婚未尝不可。在清晰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择偶要求,且有能力高效辨析对方的前提下,闪婚是一种加快婚姻仪式到来的选择。 “适婚青年”在选择闪婚前,需要做哪些充足的准备? ◆ 认知自己的核心诉求 在恋爱期间,除了和TA沟通,还要注意和自己的内心沟通。及时分清自己的核心诉求到底有哪些,而对方又能否给予满足,以及双方的未来规划能否契合。如果最基础的核心诉求都无法衔接,即使选择了婚姻也很难长久。 ◆ 减少相处的未知性 在选择闪婚之前,一定要在多次的交流沟通中清楚对方的真实品性,包括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等,人性的复杂面并不会因为没有发现而消失,即使当前没有发现,也会将转移到婚后去暴露。 ◆ 适当放低期待 把期待值降低,永远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婚姻会按照自己期望的那样发展。比如明明对方是“绵羊”,却偏偏期待他是“老虎”;明明对方是“狮子”, 却又盼望他是“熊猫”。最好能接纳对方的本来面貌,当然,这需要度过一段失落期,要试着接纳这种挫败。 ◆ 理性看待冲突 遇到冲突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而是努力提高解决冲突的能力。冲突其实是一个机会,可以更快地看到彼此的深层需要,让感情更上一层楼,但这也需要彼此之间高度的同理心和付出心。 ◆ 为自己负责 不要强迫对方为自己的幸福负责任,而是要学会为自己的需要负责。长久地把是否有人爱自己当成衡量自身价值标准的人,往往也最容易迷失自我。彼此“亲密而独立”的感情关系,才是最稳固的亲密关系。 如果说,恋爱是“风花雪月”,那婚姻就是“柴米油盐”。**恋爱是自如的,婚姻是现实的。而闪婚则是将一部分婚前的风险划归到婚后去承担。闪婚值不值得,在于你是否遇到了那个值得你用一辈子去珍惜的人。**因此,选择闪婚,一定要有能与之匹敌的应对能力和心态,不必害怕,但也不能盲目跟风。如果你已经做好准备,那么就现在,去拥抱爱情吧。 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准备,或是有其他情感问题,欢迎和两颗红豆婚恋顾问聊聊,明晰更为专业化的脱单路径。

[relationship]

成年人的爱情观应该是什么样?

你的理想爱情观是什么样呢? 2月14日晚,两颗红豆高级婚恋顾问Bessie和Danni,活动主理人Nathan以及两颗红豆小助手Stella陪伴大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情人节之夜。本次活动,我们围绕2021年由邵艺辉编剧、导演的电影**《爱情神话》**,来共同探讨“后神话时代”的爱情 —— 那个远离了年少时海枯石烂的许诺,属于成年人的不再轰轰烈烈的爱情,究竟会如何降临,又如何隽永。 活动刚开始,Bessie带领大家一起重温了电影中的经典对话,从本身的剧情出发,探讨了对成年人爱情观的一些思考:**爱情神话不一定只能是海枯石烂的山盟海誓,也可以是两颗真心之间的真诚相待、两个人在一朝一夕中的彼此相守。而这种体现在微小细节里,又真真切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神话”,每天都在上演。**接下来,Danni与Bessie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她们所见证过的生活中的“爱情神话”。  Danni: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2020年的年初。在我陆续收拾行李准备回国过年的时候,一个女生打来电话咨询婚恋服务。当时的她29岁,看着身边的朋友都先后结了婚,心里逐渐有了压力。愉快的一次会面后,没多久我就回了中国。春节那段时间,她非常开心地跟我说,自己最近认识了一个很不错的男生,尽管只见过一次面,但彼此聊得很投机。听着她在电话里春心萌动的样子,我也由衷地为她高兴。 但出乎意料的是,疫情正悄无声息地蔓延,而那个时刻的我、她,还有那个男生,以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对即将面临的状况一无所知。很快,疫情危及全球。我赶在航班取消之前顺利回到美国,这一次,她却告诉我自己和那个男生“失联”了。 **难道是当初的判断出错了吗?对方其实对她没兴趣?女生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最后一次的聊天还是很愉快的,没想到之后却突然没了消息。**等来等去,她决定主动询问一下。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男生依然没有任何音信。多年婚恋顾问的直觉让我忍不住开始怀疑男生突然的“人间蒸发”是否是因为他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所以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结束。毕竟两人也只是刚见过一面,并没有特别熟。 就在我犹豫是否要和女生直言的时候,她却在我之前开了口:“没事儿Danni,我过几天再联系他一下。现在疫情很严重,美国这边尽管看起来没什么,但具体怎么样我们谁都很难讲。而且我对他的印象挺好的,还是有点担心他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听到她这么说,我有点替她不平,但也很感动。**在这个几乎人人都选择“快餐恋爱”的时代,这个女生不仅没有因为对方的突然失联而生气,没有在想“他为什么不回我消息?他是不是不喜欢我?”,反而只是担心他的安全情况。**在她的眼里,她只是在想,自己遇到了一个男生,他的身上有很多吸引到自己的地方,而她愿意抓住每一个机会去试试自己和对方有没有可能。 抱着这样的信念,女生再次去联系男生。这一次,她终于等来对方的回复。原来男生的家人都在武汉,因为疫情,情况非常危险。独自在海外的他既回不了家,又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连续几天都没有正常休息。再加上临时安排的工作让他分身乏术,没有来得及查看微信里的消息。等他调整好状态,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向女生发来回复——“对不起,我以后都不会再这样让你担心了。” 在这个简单温暖的小故事里,如果女生没有再坚持下去,两个人的关系或许就戛然而止。所以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强调的:亲密关系中的“勇气”真的非常重要。你去尝试了,机会就是50%对50%,但如果不去,机会永远是0%。“善解人意”或许是一种能力,但更是一种选择。 当你真心愿意为别人去付出、去尊重、去试图理解别人的难处,别人发现你的机会就会更多,你收获幸福的概率也就更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会在你释放善意的那个瞬间而悄然心动。” 除了Danni分享的“勇气”,Bessie也引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和大家分享她在亲密关系中的观点与思考——“要爱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Bessie结合婚恋服务行业的宏观数据向大家说明,抽象的人并不存在,这只是我们头脑中的一种幻觉。 在我们讨论“爱情神话”时,我们当然有理由对爱情怀揣神话般的向往。但当真正立足于现实,“神话”往往又难以实现。我们可以对爱情抱有期待,但同时也要意识到,没有一个人会是绝对完美的存在。我们可以在择偶时有自己的条件偏好,但也需要明白没有什么条件是一定的或者必然的。面对真实而鲜活的个体,取舍、理解和调整总是在所难免。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当你真正决定去爱一个人,一定不是只爱他的某些特质,而是在你认可这个人的情况下,去爱这个人的过去与现在,去想办法解决你们面前的阻碍,去克服困难,去发展感情,去交互,去契合。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爱情神话”也非一天就能书写。身为为婚恋行业从业者,我们除了能看到更多的浪漫,也会愿意帮更多的人缔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爱情神话。感兴趣的你可以点击链接填写我们的一对一咨询表格,点击这里免费预约10分钟的婚恋顾问咨询服务,和专业顾问一起明确你的脱单路径。 如果你有其他情感问题,欢迎和两颗红豆婚恋顾问聊聊。

两颗红豆

用科学找到爱情